辣妈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导致中国股市大跌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5 11:5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最高点6124.4到3347.88(4月2日收盘),沪指不到六个月的时间内活生生跌去了45.3%,几近腰斩,这在全球股市历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
   出离愤怒的不止是散户,还有机构,正如国泰君安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无奈的表述:“我们的策略分析员这些日子饱受煎熬,市场在去年出现的非理性上涨,我们没法预测,市场在近期出现非理性杀跌,我们也无法预测。这均超出理性边界。”
   那么,究竟是来自何方的神秘力量将这轮伴随着中国经济腾飞的大牛市在瞬间摧毁?暴跌的核心空方力量到底是什么?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五大“意外”利空,是“斩杀”股指的罪魁祸首。
2#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1:51:31 | 只看该作者
一大利空:公司业绩下滑“太意外” 市盈率再低也要卖  
  
   
  如果说去年11月开始的第一阶段下跌源于对高估值的压力(平均市盈率40倍),那么当股指跌去了近一半(平均市盈率20倍),而下跌势头仍然无法止稳的时候,就无法用“高估值”来解释,而是缘于对上市公司业绩拐点的现实担忧。

  对企业业绩下滑的担忧导致大跌:从今年年初开始的这一轮股指狂泻更多源于对企业业绩下滑的担忧,而3月27日出炉的1-2月企业利润数据则进一步证实了市场的猜测。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5%,比去年1-11月份(统计局上一次公布数据时)的增速大幅下挫20.2个百分点

  企业业绩确实有下滑迹象:受成本与需求制约的中下游企业利润下滑尤为明显,源于国际通胀导致的原材料高企、雪灾以及外需放缓带动的利润增速放缓。

  防止经济下滑已成政府工作重点:4月1日国务院下发《2008年工作要点》,直接将“防止经济下滑”纳入重点,使其成为继“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之后的“第三防”,可见08年经济增长确实十分严峻。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发展前景之下,剔除非理性的夸大效应,股指的持续性下跌一定程度上也就不难理解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1:52:19 | 只看该作者
二大利空:“大小非”疯狂抛售“太意外” 砸盘到底手不软  


   
  “大小非”解禁的压力远远超出了市场早先的预期,成为击垮牛市的主要利空之一。统计显示,2008至2009年间,A股可流通股比例将从现有的28%猛增至74%。

  “大小非”超预期减持引起市场恐慌:虽然明知08年是股市极为严峻的一年,但在年初应该说广大股民还是充满期待的。因为有“两会”,因为有奥运,还因为我们有对“大小非”减持的严格规定。然而令人十分意外的是,在几乎零成本的诱惑下,有公司高管甚至不惜以辞职换取手中股票的抛售。虽然这样的情况不算多,但其起到的示范效应足以引起市场恐慌指数下滑;而指数的持续下滑则带来更多的“大小非”恐慌性抛售。

  解禁压力已成最大负面因素:有机构已经将“大小非”减持归于对股市的最重大负面影响,信达证券近日一篇报告直接将标题命为“大小非解禁——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真正的解禁压力还在8月后:安信证券统计显示,真正的减持考验实际上要从今年8月开始,08年8月到09年5月是解禁最密集的时期。到明年5月底流通市值将占到总市值的47.5%.
  目前已解禁的,这不到总解禁份额四分之一的新流通股已经使股指几近“腰斩”,那么8月对于我们的市场意味着什么?
4#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1:52:45 | 只看该作者
三大利空:通胀数据“太意外” 紧缩政策不会变  


   
  中国宏观调控的压力也超预期。统计局3月11日公布,今年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7%,创出自1996年以
来的月度新高。今年1-2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9%。

  通胀压力之大超出预期:虽然由于年初的雪灾因素,大家对高企的通胀已经有所准备,但8.7%还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2007年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候提出的目标是将2008年的物价水平维持在2007年水平以内,当
时确定的CPI调控目标是4.6%,然而两个月后发改委就将其调高至4.8%,可见通胀压力之大。

  从紧政策不会变:温家宝总理在2008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了“从紧政策不放松”,使得市场对紧缩政策有可能松动的预期落空,而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反复强调“加息仍然有空间”。

  虽然美联储持续降息给从紧政策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在目前高企的通胀环境之下加强流动性的吸收依然是必然选择。从国务院日前下发的《2008年经济工作要点》内容看,今年政府有可能选择“紧货币、宽财政”的调控政策。
5#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1:53:06 | 只看该作者
四大利空:热钱逃离“太意外” QDII确实菜  


   
  投机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提前外逃出乎市场预料之外。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基本上还处于较封闭状态,海外“热钱”的动向并不太能引起市场的重视。

  2007年热钱开始大举进入中国:然而2007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日益加强,种种迹象表明大量的游资正在加速进入A股市场。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增加2144亿美元。如果用贸易顺差减去外汇储备作为衡量热钱进入的指标,自2007年一季度开始这一指标开始迅速上升。根据东方证券的估计,2007年全年约有超过4000亿美元的热钱流入中国,其中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无疑是热钱的首选对象。

  2008年初热钱开始逃离:根据瑞银经济学家的统计分析,2008年1-2月热钱正在流出中国市场,这与本轮暴跌以及期间国外投行的唱空声音“不谋而合”。
  热钱集中撤离的危害是极大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在一年的时间内亚洲各国股市均出现30%以上的跌幅。

  本次热钱的集中撤离可能源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机构流动性不足;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存在而国内外息差持续扩大的情况下,不排除热钱的二次冲击。

  另外再看我们的QDII,在海外市场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跟人家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手法比起来,国内投资机构要学的东西确实太多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11:53:28 | 只看该作者
五大利空:美国衰退“太意外” 全球帮它还“次贷”  


   
  2008年“次贷危机”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局部事件演变为中国经济的现实压力。

  “次贷”问题涉及全球:2007年初次贷危机初现端倪的时候,各大分析机构几乎一致认为这只是局部事件,不会引起全局性后果;到07年中次贷问题逐步扩大的时候仍然有机构减持这一观点。2007年下半年,市场终于发现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全世界数不清的投行、券商、及中央银行被一个一个拉进次贷的漩涡——包括我国的三大国有银行。

  美联储货币财政政策双管齐下,但救市仍显得是杯水车薪。随着贝尔斯登的崩盘,“次贷危机”终于演化成了“美国衰退”——这在中国牛市刚起的07年是谁都没想到的。

  “美国衰退”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美元持续贬值,流动性泛滥推高国际商品价格,造成大量依靠进口原材料的中国企业成本受压同时进行输入型通货膨胀;其次是美国需求锐减,造成严重依靠出口需求拉动的中国经济减速。2月份的企业利润统计数据已经非常明白无误的说明了这一点。中金公司认为:“美国GDP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也下降一个百分点。”

  全世界帮美国还“次贷”: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可以通过发行天量美元向全世界输出通胀,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帮他还债——07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次贷危机”究竟何时能够结束,没有人说得清,机构最乐观的估计也是要到09年之后。

  就股票市场来说,随着A股与港股的联动性逐步增强,美国经济对香港市场的影响传导到A股将越来越明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辣妈网

GMT+8, 2024-12-23 14:02 , Processed in 0.05174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www.lama001.com ( 粤ICP备15023800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