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哪个角落最上海?上海妈妈都来说说你的意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0 22:2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设你在十年前忽然陷入一场漫无边际的昏睡。十年里,你一动不动地睡在那张床、那间房、那个地方;十年后,仿佛接受了天启,你豁地睁开双眼。那个熟悉的上海,周遭的一切是否会让你措手不及?这样的故事也许只会发生在电影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上海经历过十年的时尚地壳运动后,天翻地覆的变化早已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那些曾经没落的角落,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最In的时尚潮流的策源地。

  东岸·西岸

  一条黄浦江,把上海一分二。十年前,大家喜欢从浦西往东看东方明珠,现在,大家喜欢坐在滨江大道的甜品店里,看看西面的老外滩。
  所谓外滩N号,是活生生造出来的叫法,和中山东一路某号比起来,更能让人记住,每个号码身后又蕴藏着建筑本身的历史感和文化性。
  10多年前,肯德基进驻外滩东风饭店,那原是英国总会,算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外滩3号”。但外滩毕竟不属于快餐,当真正有底气的顶级奢侈品来到上海后,最中意的不是现代摩登玻璃幕墙建筑,而是外滩,那一带的古典建筑有他们要的气质,既有历史感又不失时髦。
  某奢侈品品牌经理说:“外滩建筑里那些罗马柱才镇得住,配得上我们品牌上百年的历史。”
  随着外滩3号的开业,外滩这个拥有古典建筑群的时尚地标也真正复活。据说外滩18号改建时,还给大堂里的罗马石柱敷上一种特殊的泥质涂料,用来吸走柱子上沉淀的百年老垢。这种泥质涂料的成分,还真是女士们清黑头常用的清洁面膜成分中常见的一种。

  大杨浦·工厂区

  老上海人把杨浦区叫做“大杨浦”。一个“大”字,携带着大工业时代的辉煌,也隐隐包含着今日大而无当的落寞。而在文化遗产研究者眼里,那些矮矮的临街小店,旧旧的厂区大院才是真正的上海!
  从老工厂江边的小楼看去,杨浦大桥挺括的曲线和江中吊船雄健的铁臂夺人视线。沿江远眺,黄浦江巨臂林立,货船接龙,绵延数十公里。这般景象要是放在泰晤士河或莱茵河上,欧洲人一定要宝贝死了。
  作为近代亚洲最辉煌的工业区,这里的老工厂沿江而下四五十公里,其中大部分是超级大厂,历史悠久。如果改造得当,这里将超越英国的利物浦和德国的鲁尔区,成为世界工业遗产再生的大手笔。
  除了大杨浦,工部局屠宰场、江南枪炮局等老厂房也优雅转身,成了时尚创意工场。发展到今天,几乎每个区都有创意工场,颇有撒豆成兵的架势。晓得不能轻易拆弄,是件好事。上海曾经拥有人数最多的工人阶级,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城市。如今,当我们真正懂得工业遗产的再生和利用时,它们的真正价值也必将得到回归。

[ 本帖最后由 大姐 于 2007-10-21 10:23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22:26:13 | 只看该作者
 威海路·南西

  2002年,世界顶级酒店品牌四季在上海开了第一个酒店,同期进入上海的顶级酒店,大都会选个空旷大气的所在,相比之下,四季酒店窝在威海路石门路口,略显局促。但人家要的就是从楼上看下去的风景———近处是大片新式里弄的老房子,远处是蓬勃时尚的南西商务区,目光所及,错落有致,层次丰富。
  那里是俯瞰静安最好的角落。而彼时,上海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拆改后也渐渐意识到,疯狂拆掉老房子等于是断了上海的根,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一段小历史,这100多年来积淀下的世间遗产同样精彩。从一味地拆,到有保留地拆,再到后来提出的“地面上建成30年以上的建筑物都值得小心处理”,上海人终于想通了,高楼底下最好的风景,是绿树掩映中老房子的屋顶。

  亚洲第一弯·海鸥饭店

  黄浦江为什么好玩,因为它有弯势,不走寻常路。珠江、长江太大太横,一路浩浩荡荡就过去了。黄浦江流了一路,弯了一路。从通船角度来说,弯弯曲曲的河道不是件好事情。而对上海来说,黄浦江的每一个弯势都是最精彩最优美的弧线,价值无限。
  据说李敖上次来上海,别的什么事都没做,人家就带着他在黄浦江两边跑来跑去,从各个角度看弯弯曲曲的一江水。究竟哪个角落看上去最上海,坊间公认的是所谓“亚洲第一弯”,就是延安路高架外滩的下匝道,据说这段颇为壮丽的景观甚至影响了交通。更多人已经察觉到了“第一弯”的价值———江面上来来回回的游船都顶上了大大的广告牌,每行到第一弯附近水面,均小歇片刻。江对面某大楼更夸张,整个玻璃幕墙干脆就变成广告板了。
  其实说起来,最好的观江角落,应该是海鸥饭店。几百块的房费,却能从另一个角度看到黄浦江以纵向姿态绵绵而来,性价比极高,而且从每个的江景房的角度还不同,观看到的景致也是不一样的。后来一位台湾女作家也住过海鸥饭店,她提了个小建议———房间的窗子太小,限制了江景,太浪费。后来这个意见被采纳,房间里装上了大大的落地窗。再后来,黄浦江两边有景没景的,都爱搞个落地窗,甚至玻璃房。临窗的位置简直可以日进斗金。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22:26:29 | 只看该作者
 龙东大道·碧云社区

  上海十年,基本上消灭了“上只角”、“下只角”的概念。
  以前还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说法,现在据说全上海最好的别墅区,就建在浦东的龙东大道那里。而到了金桥的碧云社区,上海人估计也很难相信,这个本来“远开八只脚”的下只角,现在已经成了全上海最国际化的居住区,连红绿灯的样子都跟市区的不一样。
  中远两湾城、万科、大宁……一个个成功的楼盘销售案例告诉我们,内在的小区建设,已经远远超过了区域的概念。社区内在的服务营造的氛围,远远超过了外围的价值,已经无法再用“上只角”、“下只角”来评断了。

  田子坊·外滩源

  以前一说到衡山路、淮海路,动不动就是打造成中国的香榭丽舍大街、中国的第五大道,这种乾坤大挪移式的改造,口气虽大,底气却不足。上海人的城市,为什么要欧洲风情,当然是地道的上海风情才最对味。
  这以后的改造,更注重对本地文化的开掘。“外滩源”就是个新造的概念,因为那里是上海现代都市发展的源头。乍一听有点“巴”,其实是洋气的。
  而所谓开发和保护,并不是把它搞成博物馆、纪念馆,而是对整个街区进行原生态的保护。就好像田子坊那块,泰康路还是市民的泰康路,而不是故作姿态的景点,这里的消费是工作之余的娱乐,而不是大款们豪华消费的场所。尽管周围就是喧闹的交通干道,泰康路依然一片宁静。不过话说回来,老房子外人看着是漂亮,真正住在里面是另外一回事。又一个有趣的围城。

  襄阳路·董家渡

  10多年前,董家渡布料市场的时尚功能第一次被开发出来。在老城厢里穿很多弄堂转好多弯,找到一个熟人介绍的老师傅,给他一本杂志,就能照着样子驳一套挺括的衣服。10多年后,大批的时髦白领背着厚厚的杂志出现在巷子里,几年前在市场里还算零星的“外国脸”从亚洲版一直发展到欧洲、美洲、拉丁美洲版,常常是一大辆商务车跳下来十多个外国人,有人拿了衣服就去赶飞机。
  对一个城市来说,像襄阳路、董家渡这样的市场,应该是最活泼的元素。各色人等汇集,各类货品齐全,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奇遇和机会。只可惜,这样活跃的市场,在上海似乎还没有找到属于它的位置。从华亭路到襄阳路,居无定所。下一个十年,希望上海能多几个这样热闹的角落。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1 10:24:03 | 只看该作者
你认为呢?ma:ma15
5#
发表于 2007-11-6 17:44:21 | 只看该作者
都经典啊
6#
发表于 2011-2-15 11:29:2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辣妈网

GMT+8, 2024-12-24 07:20 , Processed in 0.05398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5 www.lama001.com ( 粤ICP备15023800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