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当众夸耀自己所爱的男人,往往是说他的品格、他的才能、他的风度等等。及至和闺中密友聊私房话时,则抛开了那些抽象的概念性东西,会情不自禁地细数她之所以爱上他的种种细微末节,比如他身上古龙水的清香呀,他电话里很磁性的声音呀,他永远滑爽的衬衫领子和袖口呀,他第一次搭在自己肩上的手是怎样一种富有爱意而不失分寸的感觉呀……
我的一位女同学说当初被她丈夫追到手,便是那男人善用了一个细节。女同学当时与众多追求者若即若离,偶感小恙病卧医院,嘘寒问暖者趋之若鹜,而那个后来娶了她的男人当时伸手摸了一下她的额头,问她还烧吗?这一动作令周围人顿感他们原已非同寻常,便知趣告退。而病中的女孩对这样的触摸尤为敏感和依恋,更何况她还闻到了男人手上来苏水的味道,她喜欢这个味道。以后的故事便不言而喻了。
再说男人,回答女人问他“你喜欢我什么”时大致都会说“你善良、聪明、美丽”等“大节”,但女人就是不满足,还是一个劲儿地要追问“你到底喜欢我什么呀?”终于像挤牙膏似的逼男人说出她的某个表情、她的某个举止、她的纤巧的腰枝、她的如葱样的手指、她的松软滑顺的令男人手指插进去很舒服的长发、她的Baby似的用“强生”就可以的皮肤,等等。虽然这些似乎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节,但是,听到爱自己的男人亲口称赞这种种细节,则比对她“大节”的肯定更令她兴奋、陶醉和满足。
如今生活愈来愈趋于精致化,要求细节、注重细节。当下这个战争正转移到足球场上的时尚年代,基本上已没有那种出生入死的壮举,那种挺身而出的关键时刻,所以也基本上不发生那种顷刻间山崩地裂的生死恋,即便一见钟情,论及婚嫁也得慢慢走着瞧。这一慢一瞧,便是令细节展开的过程,最终二合一的男女该是彼此有越来越多的细节上的吸引和契合;反之,一段看似颇有前途的情缘就可能断送于某一细节的破绽。
有个女孩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名校毕业的博士,该博士的学识、风度和他所从事的时髦专业,令女孩放弃了自己一贯对出生于乡村的男人的拒绝心理,她视他为必定牛市的潜力股,并以罗曼·罗兰“女人看男人的将来”之名言为理论,暗下决心与他发展出一个结果。
那天,女孩提议到瑞金路附近的“轮回”酒吧会面,这个不大的空间里是区别于现实的另一个世界:木墙壁,木地板,木桌,皮面的木椅,昏黄的灯光,旧风琴,旧杂志,还有真的可以打出去的手摇电话,恍若英国18世纪的感觉。来这里的客人基本上都是驻沪的意大利和法国人。博士显然是第一次到这种地方,和女孩面对面地坐下讲话就不如前几次那么流利。女孩之所以选这里会面则有她的考虑,她觉得以后俩人在一起生活,审美感觉上的气息相投是很重要的,人在非常环境中流露出的细节最能说明他实际的生活品质和他的原始性情。
俩人呷着咖啡,有片刻的沉默。女孩眉头忽然皱起,在老外浓重的香水味中似乎夹杂了另一种味道,她将身子靠在座背上朝桌下扫了一眼,立刻对博士的希望一扫而光。原来博士的两只脚正在皮鞋外面乘风凉。女孩兀自叹了口气,但她不动声色,第一次在两人的约会中买了单。之后的故事自然是出乎博士意料的,他永远都想不明白那天的“轮回”为何就是结束。
曾经采访一位月薪4.8万的金领先生,在上海一家外企担任高层职务。这位离异的男人拥有了令普通人弹眼落睛的身价,他充满信心地要娶一位上海小姐重组现代家庭。婚介所视之若宝,一个月里为他速配了50多位大专以上学历的上海小姐,其中很有几位他相中的,但人家小姐没有一个跟他往“主题”上发展的。待我见到他,便立刻明白了他在上海小姐面前的必败无疑。他披在羊毛衫外面的深色西服两肩处散落着一片白白的头皮屑,脚上的袜子是早已过时的花色尼龙袜,一只裤脚里露出一截暗红色的棉毛裤,据“金领”叙述他对女朋友并不小气,喝咖啡都是在波特曼或希尔顿,但我敢保证他绝对是不会注意到自己是否在那典雅的时空里不恰当地露出了一截破旧的棉毛裤。 |
|